发布时间:2021.01.26查看次数:5312
让老年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乐、老有所安——美好愿景的背后是老年人口规模大、老龄化速度快;家庭规模小型化、类型多样化,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削弱;养老服务社会参与度不高,公立养老机构并不足以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……这些都是留给“十三五”的课题。
过去的五年,养老服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: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数次讲话与批示,到以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补充、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出,“四梁八柱”的搭建,再到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断健全、基本养老服务得到有效发展、养老服务多样化供给能力明显增强、服务市场更具活力、养老服务质量大幅提升。
过去的五年,随着政策体系更加完善、兜底保障更有温度、普惠服务更具品质,身在其中的老年人收获了更多满足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!
?
这五年,政策体系更加完善
2016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直接批示和讲话中4次谈及养老。其中提及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,事关国家发展全局、事关亿万百姓福祉,要及时应对、科学应对、综合应对;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,加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管。
2017年2月,国务院印发了《“十三五”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》,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指南针。规划提出:一方面,着力保基本、兜底线,增强兜底保障能力;另一方面,加快形成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。
继2013年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》明确提出“创新体制机制,激发社会活力,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”,“十三五”期间养老服务事业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推进。2016年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》;2017年,民政部、发改委等13部门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的通知》……2019年,则是新政出台最密、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:
2019年初,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修正实施,明确了不再实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、依法做好登记和-1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:东方网景